2025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南中国区) 暨紧密型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数智化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广州圆满落幕 ——聚焦县域医卫基石筑牢与分级诊疗落地,共绘健康中国基层篇章

时间:2025-07-19 22:02 阅读:107


7月11-13日,由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及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促进分会联合主办的“2025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南中国区)暨紧密型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数智化发展学术交流会”在羊城盛大开幕,同期也举办了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2025年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以“夯实县域医卫基石,促进分级诊疗落地”为核心理念,汇聚国家卫健委政策智囊、县域改革先锋与基层实践者,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共绘健康中国基层新图景。





主论坛: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基层变革




会议伊始,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黄二丹研究员在致辞中强调,政策应用需立足问题导向,如同“精准用药”激活县域医疗潜力。通过分析“县强乡弱”“县强乡活”等差异化现状,提出三大核心路径:一是强化县级医院大病诊疗能力建设;二是推动县域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无差别健康保障;三是构建“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中国式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科学布局与高效协同。



大会主席江西省医院协会曾传美会长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王会长以木棉为喻,强调基层根基建设:"木棉根植厚土而百年不衰,恰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唯稳固根基,方能枝繁叶茂!"他呼吁同仁争做分级诊疗的“筑路者”、数智转型的“逐浪儿”、健康中国的“答卷人” ,让每一次交流化作滋养县域的甘露。



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宁夏)史金龙院长则揭示了数字化本质:"非简单系统上云,而是'管理协同+智能驱动'的双螺旋引擎。"通过宁夏实践,他展示"过程协同"(人才流动、资源共享、家医签约)与"工具协同"(信息平台互联、互联网医疗)如何将山区患者6小时就医路压缩为"云端即时响应"。



江苏省东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刘东华副主任带来老龄化和医保外流的破局样本:当地创新设立“总院+分院+医共体发展中心”三级架构,赋予中心医保基金统筹权,同时建设覆盖检查检验、远程诊疗等23项功能的四大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无人机送药与AI处方审核,使基层就诊率升至67%,住院费用下降超18%。



浙江经验同样瞩目。浙江基层卫生协会胡玲会长分享智能考核体系——浙江建立全省统一绩效考核体系(覆盖50项指标,90%数据自动采集),将财政补偿机制从“按人头拨款”转向“按服务当量购买”,并融合签约服务、公卫等专项考核,实现“一次考核,多方应用”,显著提升基层服务效率。



陕西省山阳县医院张敏书记的实战展示将论坛推向高潮:通过联通全县515家机构建成“健康一张网”,应用AI智能体自动生成病历、辅助医嘱并精准随访,释放医生生产力;同时建立智能转诊系统,依据病种目录动态引导分级诊疗闭环。



广东省人民医院余丹青教授发出警示:"糖尿病/心血管患者带状疱疹风险激增39%-84%,50岁以上人群接种重组疫苗(保护率>90%)是经济有效的防御壁垒。"



会上同步举行了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2024年度优秀二级分会及2025年优秀学术论文的颁奖仪式,并通报了2025年科研项目立项结果,对新增的企业会员单位授予牌匾。





分论坛:构建基层医疗新生态




同期举办的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六大分论坛成为创新策源地。


01

医联体分会成立大会:

破壁融合,构建整合型服务新生态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首届医联体分会成立仪式上,王家骥会长为新任主委余克强颁发聘书,并提出四大发展纲领:"打破机构壁垒,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数智赋能,推动检验结果互认;以患者为中心再造服务流程;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余克强主委在就职发言中表示,医联体分会将聚焦定位、重点推进五项核心工作: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强化政策研究与标准引领,打造能力提升平台,推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把医联体分会打造成为广东省医联体事业发展的“智库平台、实践基地、推进引擎、服务中心”,确保医联体建设“建得实、联得通、转得顺、用得好”,真正惠及百姓健康。



学术环节聚焦政策与实践融合,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部长、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主任黄二丹解读紧密型医联体政策趋势;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带来基层医生——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力量——从主动健康到全面健康;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卫健委主任李争妍分享"政府主导+数智赋能"整合服务体系构建经验;阳西总医院党委副书记区济挺则深入剖析了阳西总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经验。



02

乡镇卫生院院长分会学术年会:

破解瓶颈,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山大学陈少贤教授直击人才痛点:"基层学科建设需与高校共建'定制化培养链,破解“引才难、留才困”。广州增城区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人生以家庭医生签约量增长40%为例,解析"医防融合+绩效激励"运营策略,提出"让签约居民成为健康管理受益人而非简单服务对象"。






03

社区中心主任分会学术年会:

深耕服务,专科建设提升获得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副会长汤松涛出席并致辞。随后,分会主任委员刘世兴作《中心主任分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暨2025年全委会》,系统总结了分会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号召全体委员共促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年会特邀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家庭医生服务、专科建设、慢病管理、质控提升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一是武汉市武昌区妇幼保健院郑艳玲院长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与实践策略》为题,提出通过"精准签约、团队协作、信息化支撑"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静主任分享《宁波市基层特色专科建设经验》,展示了如何以专科特色带动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曾龙驿教授深入剖析《早期强化控糖在新诊T2DM管理中的价值》,为基层糖尿病防治提供循证依据。四是广州医科大学附三院陈德雄教授强调《规范全科质控,促进基层全科高质量发展》,提出标准化、同质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会中,来自广州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分享了本土化实践经验,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嘉盈主任聚焦婴幼儿健康;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育玲主任介绍了基层骨关节炎规范化管理经验;最后,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健英主任展现基层机构管理创新的成效。



会议在分会陈健英副主委、范玉玲副主委、周志昭秘书长等的主持下圆满闭幕。分会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健康广东建设贡献力量!



04

社会办医疗卫生分会换届大会:

拓展内涵,激发基层服务新动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社会办医疗卫生分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领导班子,新任主委张文安向为分会发展付出心血的领导、专家和同仁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号召全体委员精诚合作,开拓进取,共同创造广东基层卫生社会办医的灿烂明天!



社会办医疗卫生分会联合精准营养应用分会共同主办“全国拓展社会办医服务内涵推进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特邀出席会议的中国社区卫生协会负责人指出:“社会办医需紧抓社区精准健康管理机遇,从疾病治疗转向全周期健康干预。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做好特殊居民服务,扩展服务内涵,尤其关注重点人群及精英阶层,要用好数字健康,助力机构科学发展。”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会办医分会副会长李晓玲则探讨医保改革下社会办医"第一增长曲线"破局路径。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陈骁熠主委分享了N-RCSP精准应用健康管理模式在基层体重管理和慢病干预中的应用等新思路、新技术,赋能基层卫生社会办医事业创新发展。






05

公共卫生分会成立大会:

科技赋能,革新疾病防控体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总会领导及分会全体委员的见证下,公共卫生分会正式成立并组建首届委员会。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唐焕文院长当选为公共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委。唐主委在就职讲话中强调,分会将致力于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基层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学术报告环节,南方医科大学徐东教授发表《踏车模型在疫苗接种实施科学中的应用》主题报告,徐教授系统阐述了踏车模型(Treadmill Model)的理论框架,并结合疫苗接种案例,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优化基层免疫规划流程;南方医科大学何文俊博士带来了《大模型驱动下的实施科学研究:以“肺常顺”赋能基层对COPD的筛查和管理为例》的专题报告。何博士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控中的应用,通过“肺常顺”平台赋能基层筛查和管理,实现了数据驱动的精准干预;揭阳市普宁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赖庆松主任分享了痤疮诊疗新进展。三场报告聚焦学术前沿,探索实施科学研究新路径,引发参会者热烈讨论。



06

康复医学分会成立大会:

跨界融合,创新技术驱动回归社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莞清溪医院李小伟教授当选首任主委,强调"康复是患者重归生活的关键桥梁"。学术环节汇聚粤港澳三地创新成果:香港郭慧良教授 基于骨密度与职业史构建长者跌倒风险预测模型;台湾林冠廷教授现场演示筋膜拉伸技术临床应用;东莞清溪医院张泽松团队则分享"微创治疗中风痉挛""双针术修复髋关节功能障碍"等核心技术,展现中西医融合创新潜力。










当岭南荔枝红遍枝头,这场汇集政策智慧与实践火花的盛会,为南中国区医共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县域医疗正从框架搭建向质量跃升转型——以数智化破解资源不均,用协同治理打通分级诊疗"末梢循环"。基层医卫的"强基硕果",已然在改革春风中累累满枝。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