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赋能中国行—基层骨质疏松精英训练营”项目第1期(广州站)顺利召开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面临健康服务需求的巨大挑战。其中,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的一个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视的健康影响因素。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协助补足我国全科医生人才缺口,提高基层全科医生诊疗能力,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科赋能中国行——基层卫生与全科能力建设提升工程”的号召下,“全科赋能中国行—基层骨质疏松精英训练营”项目应运而生。经过精心的策划筹备,项目第1期线下会议于2022年2月27日在美丽的广州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晓毅主任主持,首先感谢各位全科领域及骨松领域专家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并介绍了参会的各位嘉宾、项目的开展背景以及实施计划。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迟春花教授介绍了2月16日已顺利结束的项目专家组线上圆桌讨论会的概况,肯定了“全科赋能中国行—基层骨质疏松精英训练营”项目的意义,期待通过共同努力,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更深层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带来了《基层老年人慢病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实施策略思考》的报告,通过梳理医防融合实施背景及相关政策,指出医防融合是做实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必由之路,以基层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设为抓手,在团队建设及管理、“医防融合”服务、信息化互联共享、激励考核四方面强化团队医防融合服务能力,突出全科医生的主体地位及活力,对签约的老年服务对象实施融防、治、康、护、管、控于一体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骨质疏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杨德鸿教授以《骨骼基础知识及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为题的报告,指出骨骼是受多种因素调控、成骨与破骨相互依赖、骨质疏松的本质是骨重建失衡、多种因素影响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等,阐述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疾病进展及临床表现等内容,为我们梳理了抗骨质疏松治疗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楼慧玲教授通过《基层骨质疏松症(诊断篇)》的报告,从骨质疏松症“四高”、“四低”等方面,分析了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和危害,提出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和筛查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多元诊断手段以及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规范诊疗流程,提出提高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减轻我国沉重的骨折疾病负担已经刻不容缓。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中心吴文教授以《论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石之道》的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骨质疏松症面临的挑战与治疗现状。呼吁基层医生需注意识别骨质疏松症高危患者,加强骨质疏松症筛查、关注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并指出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基石之一,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相关药物更有利于骨质疏松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管理。
广州市天河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部黄沁部长分享了《基层骨质疏松筛查与患者管理》,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危害、诊断方法等方面对骨质疏松症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骨质疏松筛查开展情况以及筛查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为例,重点指出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中要加强科教宣传,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及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加强基层与上级医院互相联动,打通双向转诊渠道,形成骨质疏松症防治环状管理。
楼慧玲教授针对本次培训的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内容的课堂测试结果,进行了细致的错题答疑及精准的讲解。
会议的最后,王晓毅主任作出总结,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对此项目的鼎力相助,提到期望通过本次培训和考核培养更多基层医生骨干,加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管理工作,推动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制度,真正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的防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全科赋能中国行—基层骨质疏松精英训练营”项目由欧加隆(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赞助,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城市,以线下+线上等多种形式举办,会议包括基层骨质疏松-中心主任研讨会以及数十场基层骨质疏松精英训练营培训会议。大咖云集,不容错过,敬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