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方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论坛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2023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关于医养结合的决策部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整合型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首届南方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论坛”于11月16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盛会汇聚了全省各界精英,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我省老年健康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论坛由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承办,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会、乡镇卫生院院长分会、社会办医疗卫生分会、家庭医生分会和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养老服务类专委会共同协办,浙江核力欣健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会务支持。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刘宇,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党支部书记罗琴芳,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副院长付喜花,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秘书长兼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养老服务类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刘伟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及大健康产业的单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200余人参会学习交流。
论坛活动现场
NO1. 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任委员付喜花主持。她表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定位上。她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她代表分会对各位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分会主任委员付喜花主持论坛开幕式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书记罗琴芳致辞。首先,她代表主办方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然后,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指出行业存在着医疗资源不足、护理人员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她表示,这次论坛的举办很有意义,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产业、教育科研机构及行业组织等多方有机会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本单位的工作提升以及与行业单位的合作。她提议,在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的指导和分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大家携手并进,共同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持续创新和进步,打破各种局限,逐步探索出更好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启新篇章,创造新成绩。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书记罗琴芳致辞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刘宇致辞。首先,他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对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也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各位朋友表示深深的感谢。紧接着,他剖析了全国和我省人口老龄化现状,指出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长期照护相衔接的体系。他谈到,老年人口基数大是我省一大特点,老年人的慢性疾病高发,术后需要长期和连续的医疗护理,服务周期长,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健康服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他介绍,广东省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安宁疗护试点、二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科建设、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年增强。最后,他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广大老年人健康的守护人,大家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握住新时期老龄工作赋予的发展机遇,投身到老年健康服务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事业中,以优质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增进老年人的健康福祉。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刘宇致辞
开幕式最后,举行了“首届南方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论坛”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动论坛活动,气氛隆重而热烈。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论坛活动
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NO2. 论坛主题报告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由来自上海、广西的两位专家和来自省内的五位专家,围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题,分享了自身机构的经验和成果,为行业单位开展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传经送宝。主题报告由分会秘书长刘伟主持。
论坛主题报告现场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盛飞作题为“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全专结合能力建设及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介绍,本中心深化医防融合,打造社区健康管理中心一体化服务新模式。由“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健康管理门诊+护理中心+康复中心+掌上嘉医+标准化卫生服务站”组成,融预防、保健、医疗、检测、护理、康复、健康科普于一体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针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开设9个专病门诊,依托医联体、院校合作等专家专科资源,成立社区专病小组,并延伸至分中心和7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站点建立慢病筛查室,提供抽血、B超、心电图、肺功能、大肠癌、骨质疏松等健康体检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体化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服务。
盛飞主任作主题报告
广西省柳州市鱼峰区阳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柳州市工人医院附属阳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苏胜作题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 的主题报告。他介绍,本中心是广西最早开展紧密型医联体探索试点的基层医疗机构。三甲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作为牵头单位,10年来持续进行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可持续运行机制。具体措施:一是托管秉承“六个不变,三权转换”原则;二是同质化管理释放发展潜能;三是人才下沉带动技术提升;四是“线上+线下”实现高效协作。目前中心有高级职称15人,培养博士1人。2023年门诊量12.6万人次,开展科研立项5项。努力打造“全科强,专科精”的特色品牌,有效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落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
苏胜主任作主题报告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养老服务类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刘伟作题为“医养签约合作的管理规范与实施细则”的主题报告。她介绍,2020年国家印发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以规范和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包含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切实提高医养签约服务质量。医养签约后,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的居家、社区或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签约服务项目应当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个性化的有偿服务项目。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沟通协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且有效执行,确保签约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医养签约,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她给出了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与运营建议方案。
刘伟秘书长作主题报告
德典集团(广州市德典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显峰作题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实践与经验”的主题报告。他介绍,当前,我国无论医疗卫生服务还是养老服务,基层社区均是最主要的服务供给场所。德典集团致力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投资管理26年,主要业务涵盖社区卫生服务、私立医院、养老护理三大板块,基层社区医疗领域在广东省有较大影响力。1997年开始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病社区冶疗深度融合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以后还将继续致力于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
王显峰常务副总经理作主题报告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健康共同体(均安医院、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王文权作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医养结合机构的创建与管理”的主题报告。他介绍,2019年起,在均安镇委镇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均安医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引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地制宜,主动作为,破解“医院里不能养老,养老院里不方便就医”难题,率先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门口”公益普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为全省及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均安模式”,为完善老年人医养康养服务体系、促进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了路子。5年来,全镇医养结合床位从0到239,医养结合经验从均安走向各地,得到了各级各界的高度肯定及好评。
王文权书记作主题报告
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志昭作题为“全方位构建医防融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主题报告。他介绍,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倡导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蓬勃发展。但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就医用药等健康需求是一个短板,急需加快构建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协调健康支撑体系。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通过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医药、家庭病床和住院服务,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和预防保健等服务,尝试全方位构建医防融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人群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连续性和综合性。
周志昭主任作主题报告
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副部长朱荣辉作题为“医联体模式下的网格化家庭医生服务实践与经验”的主题报告。他介绍,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实施“1+C+N”医联体模式,其中的1为集团总部(含下辖社康中心);C为成员单位,即区属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N为辖区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该模式的特征,一是强基层,实施社康“新韵”行动、加强社康内涵建设;二是促整合,落实“四个统筹”、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建设六个共享中心;三是抓协同,优化双向转诊、区域学科联盟、急危重症救治等机制;四是保健康,坚持公益导向,推进健康融入万策。南山区98家社康中心组成520支家医团队,2024年9月全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数69万,7类重点人群签约率99.8%。探索网格化推进,优化家医顶层建设,构建整合型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朱荣辉副部长作主题报告
NO3. 论坛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以“构建一体化、全链条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为主题,围绕“构建覆盖区域内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家庭的一体化、全链条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做实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内容,邀请省内五位具有医养结合服务经验的集团型机构负责人作为对话嘉宾进行座谈交流。嘉宾们畅所欲言,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开展议题工作的基本状况、取得的成效、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规划;同时,分别表达了对于老年健康服务网络构建的观点;最后,对如何与社区联动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后多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圆桌对话由分会秘书长刘伟主持。
论坛圆桌对话现场
河源友好医院、河源市源城区友好康养护理院院长何秋平谈到,我们是民营二级医院,开放病床400余张,下设一家护理院、一家护理站,还承担了三个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对于养老机构来讲聘请医生的费用太高了,可以和我们医院合作,有医疗问题由我们派医生去处理,定期去查房,这样养老机构和家属的负担大大下降。我们的护理站提供护士上门护理,是有偿服务,我们机构只收20%管理费,因为我们知道创造社会效益后面带来的是无穷的经济效益,所以整个服务链条需要一环扣一环。在和社区联动方面,我建议和社区居委紧密合作,因为他们的网格员或小组长对辖区老年人的情况很了解,我们可以派一、两个人常驻那里或定期派人过去;我们还要经常走街串巷往老人家里跑,一来二去,就可以把整个片区的服务贯通起来。
对话嘉宾何秋平院长发言
广州天河区吉山医院、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吉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广州天河珠吉护理院、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养老院及下属珠吉街颐康中心、车陂街颐康中心总经理刘伟鹏谈到,我们的5个服务机构都在珠吉街,自身形成了机构、社区和居家一体化服务的医护养服务综合体,设置300张床位,可以满足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医疗服务需求。各机构统一由一个行政班子管理,可以做到服务协同,也大大节省了管理的人力成本。医院和养老院在同一栋楼,不同楼层分别设立了门诊部、住院部、康复中心、养老院,形成楼下看病、楼上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建档、每年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服务。与周边一个三甲院长建立了联系。颐康中心主要开展长者饭堂、居家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方面的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医养结合体系的基石,整个服务闭环和成效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对话嘉宾刘伟鹏总经理发言
中民养老规划院副院长、第一养老护理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颐康中心负责人席剑涛谈到,我们在全国运营的养老院区设有2万多张床位,在广东有11个县市区设有养老院区,大多采取公建民营模式,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因此医养结合势在必行。我们通过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最终确定采取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互相合作的方式运行。看病不是养老机构的事,养老机构应该恪守本业,做好生活照顾、文化娱乐和综合养老服务;医院本来投入大、运营成本高,也不适合做养老服务。我们的养老机构和省第二人民医院、云浮市郁南中医院、肇庆市鼎湖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解决了小病不出院的问题,解除了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提升了养老机构的满意度和稳定入住率。
对话嘉宾席剑涛副院长/董事长发言
广州越秀康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下属广州越秀海樾荟养老公寓、广州越秀海颐苑养老公寓、广州为民康复医院医养运营中心品控总监颜明君谈到,我们越秀康养是越秀地产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国企背景,业务体系包含养老机构、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全国在营的养老床位8000张,广州有6家养老机构、将近4000张床位。养老机构目前的医疗服务主要通过自建的康复医院、内设医务室的方式提供;同时,与周边的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能够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集团在养老项目的规划设计上,将基于自有众多楼盘物业的优势,加大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力度,把医疗健康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形成老年人阶段性入住机构、身体状况稳定期回归社区家庭的接续性服务链条,为老年人提供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全方位医疗与照护服务。
对话嘉宾颜明君总监发言
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佛山市南海桃苑康复医院总经理助理余梅芳谈到,我们养老机构设有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主院区和南海区内八家镇级养老院分院区,在营的养老床位3408张;配建一家二级康复医院、一家护理院和一个家庭病床科室;2021年由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国企,为两院一体、医养结合型集团企业。养老机构和康复医院为同一套人马运营,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我们跟区里的一家三甲医院形成了医联体,跟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我们已经形成了分级诊疗的局面,根据老人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由体系内适合的机构和团队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日常巡诊、院前急救、家庭病床、大病救治、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上下转诊、绿色通道等,力求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健康保障和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
对话嘉宾余梅芳总经理助理发言
圆桌对话尾声,分会秘书长刘伟做总结发言,她谈到,通过几位领导专家的分享和交流,我们对于构建一体化、全链条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行业的现状还是处于探索期,在行业不成熟这个时期也蕴藏着一种机会,谁走在前面,谁就有可能把握住市场的机遇。各机构应立足于现有的工作基础,然后向社区居家的老年健康服务拓展,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老年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医办养、养办医、医养签约合作等都是有益的开展形式。希望各机构在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前提下,能够更上一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把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这项工作重视和开展起来并取得好成绩。
分会刘伟秘书长作圆桌对话总结
论坛活动集锦
会务人员签到服务
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学习
各界领导专家参会指导交流
论坛结语
首届南方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论坛在各有关领导、分会委员及行业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圆满闭幕。本次论坛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学习交流,加深了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的相互了解。未来,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将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专家资源、标准制定及培训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团结和带领各有关单位和同仁,深入开展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共同推动我省老年健康服务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