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精准营养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全景纪实报告

时间:2024-09-01 09:09 阅读:438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精准营养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全景纪实报告

 

开班仪式

2024年8月5日—9日,由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主办、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承办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精准营养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在番禺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举行。为期五天的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省的55名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与学习。 出席开班仪式的专家和领导包括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国家及广东省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评审专家方小衡教授,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主委陈骁熠教授,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领导陈小梅,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科谢俊杰科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张骁宇医生等嘉宾。本次培训得到了全省近50个单位的大力支持,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共派出12个社区参训,彰显了番禺区建设营养强区的决心。陈教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及预期成果。


  

王家骥会长高度评价了培训班的授课模式,特别赞赏陈骁熠教授在精准营养应用方面的表现。他强调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国家政策对其重要性有明确要求。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不足的挑战,王会长呼吁必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推进社区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


 

精准营养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本次培训汇聚了多位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围绕N-RCSP精准营养健康管理,深入探讨了基层医疗服务标准、社区营养科建设与发展、老年和儿童营养管理,以及科研与实践等关键领域。培训内容涵盖了社区营养服务的各个方面,从政策解读到基础建设,从操作指南到各年龄层的营养干预。专家们的系统讲解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实践指导,显著提升了他们对社区营养管理的理解,并为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1. 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营养门诊与N-RCSP模式的应用

国家及广东省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评价专家方小衡教授在授课中详细阐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标准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营养门诊的必要性。他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特别指出政策支持和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作用。这些建议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和营养门诊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主委陈骁熠教授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营养门诊的建设进行了深入讲解。她主讲了社区营养科的标准工作流程及扩展服务,重点介绍了N-RCSP模式的应用,强调了将营养作为核心,通过综合服务整合康复、中医、运动及情绪治疗,从而提升社区营养科的服务能力。陈教授还讨论了如何将这些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居家护理及营养健康学校的建设中,进一步拓展了社区营养科的服务范围,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营养门诊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指南和实践经验。


 


2. 对社区营养科建设标准及服务的探索

广州医科大学唐杰教授在授课中强调了社区营养科在健康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及其迫切需求,倡导从多维度进行营养干预,包括营养、运动、睡眠和心理等方面。唐教授提出通过精确的社区诊断制定个性化、特色鲜明的营养干预计划,以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惠玲副主任与学员探讨了低成本高效益的社区营养科建设方案与策略,分享了如何在有限资源下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如N-RCSP模式)实现高效益,并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强调了资源优化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健英主任讲解了社区营养科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及其持续发展。他强调了营养科服务的意义,不仅提升了公共卫生项目的成效,还在非药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主任鼓励通过N-RCSP模式优化服务,推动从疾病控制到疾病预防的转变。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的吴晓亮医生讲解了社区营养科的收费政策,强调需确保政策符合客户接受度和法律法规,同时实现成本回收和财务可持续性。他建议整合内外优质资源,创新服务体系,以提升服务体验和拓宽服务内容,为社区营养科建设提供了实用指导。

广州安和泰妇产医院喻得蓉主任阐述了创新性的盈利模式,展示了如何通过品牌化建设和个性化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他提出了设计多元化套餐的思路,并探讨了社区营养科盈利模式的创新,以实现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准营养应用分会黄永莹老师主要讲解了营养综合评定和系统管理。她详细介绍了营养筛查、评估和管理的流程,并引导学员现场体验了营养综合评定工具,指导学员将评定工具和N-RCSP管理流程应用于社区营养服务的实际工作中。

 


3.老年健康管理与营养干预

东莞市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汤松涛主任讨论老年健康管理与营养方面的问题,特别关注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他提出全科医学在应对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中的核心作用,提出需要综合考虑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通过营养为基石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大体现了以精准营养为核心的N-RCSP健康管理理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永英主任分享了老年营养筛查与治疗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特点及N-RCSP精准营养干预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包括对肌少症、心脏代谢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营养管理。


 

4. 儿童营养干预策略与实践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覃丽君主任介绍了儿童身高管理技术和社区营养健康策略。她讲解了身高作为营养指标的重要性,以及理想身高管理的营养关系及N-RCSP管理方法,为儿童营养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广州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梁嘉娱医生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洛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儿童和成人营养门诊的N-RCSP模式应用,包括营养评估、模式应用和管理,进一步验证了模式的有效性。


 

5. 基层医疗机构营养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实践

南方医科大学坪山医院周志衡主任聚焦于社区营养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文章撰写。他详细讲解了项目设计、策略、申报时间、要求和步骤,帮助学员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优势进行科研和论文发表。


 

培训期间,专家们详细阐述了N-RCSP模式在社区营养科的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专家们围绕基层社区营养学科标准化建设的政策、体系、制度、管理和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为学员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N-RCSP模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了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社区营养科建设方案展示与反馈指导

经过四天的系统而深入的培训学习,培训课议程进入关键环节——学员对社区营养科建设方案的答辩。莅临活动现场的专家包括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会长王家骥、副会长方小衡、精准营养应用分会主委陈骁熠、广州市胸科医院副院长李艳、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胡悒萍、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苏雪梅、广州市德典集团董事长徐传德,以及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小梅和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惠玲等。

 

 

在答辩过程中,六个学习小组的代表依次展示了各自关于社区营养科建设的拟实施方案,涵盖了背景概述、建设目标、低成本高效益建设策略、收费政策与财务管理、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核心要素。各小组不仅详尽阐述了方案的整体构思,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创新的N-RCSP模式,推动社区营养科的有效建设与发展。专家组成员对各方案进行了严格评分和深入评审,充分认可了每个方案的独特优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答辩结束后,专家组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了优秀方案。此次答辩不仅全面考验了学员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还为未来社区营养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和战略参考,帮助学员们更好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颁奖活动:培训课程圆满结束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举行了对优秀学员奖、优秀组长奖、课堂积极表现奖和答辩创新优胜奖的颁奖仪式。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与精准营养应用分会陈骁熠主委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为全体学员授予了省级一类继续教育学分。深圳中航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营养科建设策划方案荣获一等奖,珠海市侨光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深圳宝安人民医院尖岗山社康方案则并列二等奖。三等奖颁给了深圳坪山区人民医院坪环社康中心、广州市黄石街社区营养学科及番禺区大龙街社区服务中心。此次颁奖不仅表彰了在培训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员和团队,还激励了所有参与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追求卓越。!五天的学习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力量,为未来社区营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员纷纷表示,之前他们想干不会干,现在他们学会了!会干了!就要回去大干了! 



培训班课程学习圆满落幕,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王家骥会长对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科和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创新方面的杰出经验给予高度赞扬。他表示,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动社区营养科建设,促进健康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他鼓励学员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勇于探索创新。

 

陈骁熠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营养指导和干预方面面临精准人才短缺的挑战。此次培训班聚焦社区营养科建设,结合国家政策,致力于培养社区营养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人才。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员们将充分结合自身资源,制定并落实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方案,积极推动社区营养科建设和服务,以回馈社区对精准营养事业的支持。陈骁熠教授将此次培训比喻为犹如在“打地基”的基础上完成了“盖房子”的关键步骤,为未来技能提升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实训平台。陈教授对支持社区营养科建设并为本次培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领导、学员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精准营养应用分会将持续关注培训班学员所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力求在年底前培养出至少30家正常运营的社区营养门诊。同时,分会还将在此次培训后启动新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进一步推进社区营养科的人才培养工作。


   


 (精准营养应用分会供稿)